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关于建立大学生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这为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新挑战新任务。高校党的建设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处于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战略性问题。如何改进和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课题。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分析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要了解党性分析制度,我们先要理解党性及党性分析的内涵。“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党性是以阶级性为基础,是高度集中和高度发展了的阶级性。共产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性分析则是指党员根据党章对党的性质的描述,深入剖析自己的思想行为、政治观念、工作及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是否符合党的要求。细化到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分析,则是指大学生党员以党章的规定为最高要求,在思想、行为、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从严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确定坚定的理想信念、认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现阶段,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分析尤为重要,作为长效机制,加强党性分析制度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从数量范围来考虑,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党性强弱影响范围广,影响效果深远。根据中央组织部发布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占党员总人数以及高校每年发展的大学生党员总人数占全国发展党员总数均超过1/3。以2012 年的数据为例,2012 年全国发展党员323.3 万名,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105 万名,占党员发展总数的32.5%。[2]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比较,大学生党员在毕业以后分布到社会各个行业,并大多将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导者和精英;他们身上肩负的发展国家、振兴中华民族的任务是最重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牢记和践行党的宗旨,才能使党的事业永葆青春,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2.从时空特征来考虑,大学生党性教育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中央对于发展党员工作的总要求调整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近两年来,高校党员发展数量已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不断提高党员质量上来,党性分析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则成为提高党员质量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党性教育和建立党性分析制度还有着时间和空间的双重便捷性,从时间上来看,大学生活是影响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教育所培养起来的思想习惯、思维方式等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从空间上来看,大学生都聚居在校园内,无论是实施管理、组织活动和开展教育,比起其他如农民、工人、非公组织等群体的党员而言,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在大学生入党初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党建工作扎实有效的高校环境里,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从时代特征来考虑,当代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对他们进行党性教育是呼应时代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已经基本都是“80 末”、“90 后”,这一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有着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擅长使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娱乐、开展社交活动等。据笔者曾经在北京6所高校开展的一项调查数据,现在大学生每天在网络上的时间平均4个小时以上,成为课堂以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此形势下,大学生的党建与思想工作应该不断创新,党性教育的手段也需要与时俱进,这其中既包括制度的创新,也包括教育手段、方式等的创新。在网络逐渐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的集散地、社会舆论交锋的放大器、社会意识形态较量主战场的情况下,要保持大学生党员思的纯洁性、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根据时代特征和网络环境要求,加强大学生党性网络教育,使之成为正确网络思想的主力军和引领者。

 二、创新大学生党员党性分析制度的实践探索

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就重视党性锻炼,明确提出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党性分析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成为各级党组织的一个党建工作重点,具体到高校基层党组织来看,党性分析制度的做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发布文件、通知等要求党员定期自我剖析,分析自己的思想行为特点是否符合党章的规定和要求,是否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二是通过召开会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一般是以支部为单位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校党委组织部每两年一次开展全校范围内的民主评议活动,评议结果由党支部上报、党总支汇总后交党委组织部。三是以专项活动形式大范围集中开展党性分析。如近年来,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等专题活动中,党员党性分析与评议都是其中的一个重点,这通常会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集中一段时间内,由上级党组织统一发起、各个基层单位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进行党性分析活动。要进一步创新大学生党员党性分析制度,笔者根据所在高校开展的系列党性分析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新模式的思考和探索。

1.利用“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平台,丰富党性分析形式。“主题党日”活动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利用实践活动平台开展党员教育的一个手段。笔者所在的高校将“主题党日”活动打造成基层党建活动的品牌,活动采取“项目制”的形式,由支部申请立项,党委对全校的申请项目组织审批、提供经费保障、督促项目进度、结项评比表彰,申请项目包括志愿服务、红色1+1、支部共建、助老助贫助残等多种形式,并已经形成社区英语服务、法律服务、红色小导师多个实践活动品牌,成为党员活动中覆盖面广、资金支持力度大、持续时间最长久的一项活动,其“促进党员之间加深了解、沟通交流,提高党员投身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在过程中也引发对党员责任、党员权利和义务等问题的反思”的活动设计目的也在实践中逐渐实现,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活动效果。

2.搭建“党员学习与党性分析网络平台”,拓宽党性教育手段。在大学生中开展党性分析活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开展被大学生所喜欢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育形式。要解决这一难题,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90 后”大学生擅长并习惯网络生活的特点,我们可以将网络平台的应用引入党性分析中来。通过建立“党员学习与党性分析网络平台”,用以记录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记录、党员评议的结果、开展党性大讨论等。该平台由注册/登录、个人信息中心、党员学习子系统、党性分析子系统、论坛子系统以及站内邮件等模块组成。尤其是针对常用的党性分析手段——民主评议,进行手段的完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扩大党员民主评议范围,可以设定部内部、关联党支部及关联人员评议三种评议方式。这种评议只要设定合适的评议内容或者选项,复杂的评议程序都可以简化为网络选项,并实时反映出评议结果,有利于党员根据全体与自己相关人员的评议进行自身问题查找,增强党性修养。

3.完善党性分析制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党性分析制度一般以定性分析为主,要进一步完善党性分析制度,可以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学习与党性分析网络平台”两个载体,构建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党性分析制度。一是以党员为主体,建立以人为本的党员党性教育及党性分析联动机制。一方面,通过党员学习平台,鼓励党员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讨论时政热点、阅读党的经典文献等;另一方面,把党员带出去参加“主题党日”实践教育活动,通过与社会的接触、通过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来帮助他人,感悟与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同时,党员参加的所有网上学习和网下活动的表现情况均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保存在“党员学习与党性分析网络平台”的“成长记录”子栏目中,为党员党性分析提供事实参考和依据。而通过党员民主评议之后的量化结果也可以与前期的定性分析相互印证,也保存在个人信息中,为党员的整改提高以及今后的教育开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形成党员党性教育分析联动机制。

 三、大学生党员党性分析制度创新的经验和思考

1.注重分析之前的平台建设。结合高校师生活动独立性强、时间自主性强等特点,开展了“主题党日”系列活动,旨在促进党员之间加深了解、沟通交流,在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中教育党员、锻炼党性、增强责任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党员在“主题党日”活动中的表现是民主评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准。民主评议的结果予以公布,以督促党员在以后的工作和组织活动中扬长避短,激发党员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党员投身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服务群众的主动性。我校精心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为基层党建工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一批党性教育建设实践平台和学生社区服务站等应运而生,成为新时期党员教育实践的广阔平台。

2.构建全方位分析角度。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学习与党性分析网络平台”两个载体,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能够实现党员党性教育网上与网下、理论研究与主题活动、党性分析与实践检验的“三结合”。党性分析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帮助实现党员的360度全方位分析的实现,全体与该党员有关的人员,包括学生、教师、学生党员所在班级的干部、所在支部的党员与支部书记、所在院系的领导以及学生党员所在社团的党员学生均能从各自的角度对其在学习、人际交往、个人奉献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且分析过程简化。借助信息技术,评议人员接触到的是一个极为简洁的评价界面,分析结果也可以通过系统本身及时处理出来。通过这样多角度、多方参与的党性分析方法,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3.党性教育与分析的手段应始终与时俱进。在面对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与党性分析,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了许多的努力与尝试,我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主题党日”活动等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效,建立的“党员学习与党性分析网络平台”,较好地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喜好与需求,在开展党员教育与党性分析中体现出紧跟时代步伐的创新。在推进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案,如信息系统的建立所需要的经费支撑,现在各个大学对党员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尤其是党员教育信息化教育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系统的维护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在整理、录入学生党员在“主题党日”活动中的表现等方面,需要专门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维护与更新才能保证启用系统进行党性分析时所用数据的准确性。如何培训与使用一批专门的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对数千名学生党员的信息及时更新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